本報訊(融媒記者 葛潔)11月30日,“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全球推介會在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聲谷核心區舉行。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張淑儀、都有為、鄒志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萬林,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張春華,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景茂,省發改委副主任孫喜民,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蘇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俞杏楠,蘇州市副市長陸春云,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市委副書記、市長焦亞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崇華,市政協主席王建國等四套班子領導,常熟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朱士中,院長江作軍出席推介會。
許昆林在推介會上致辭。他指出,當前,蘇州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兩爭一前列”的總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面向未來,隨著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日新月異,聲音科技正以極強的滲透力進入建筑、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并產生全新的交互方式,有望催生萬億級市場。“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是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落戶之后的第一個重大產研融合項目,也是中國聲學學會與蘇州的一次深度合作。蘇州將與南京大學、中國聲學學會共同攜手打造覆蓋產業、城市、生活的創新生態圈。常熟市要全力支持“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建設,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積極爭創聲學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著力打造全國一流、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聲學產業技術高地和產業聚集區。
呂建說,建設“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是南京大學攜手常熟,與國內外聲學領域頂尖科研單位、權威行業協會、知名創新企業等優勢資源,強強聯合,深化合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政策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服務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聚力支撐國家科技創新的具體實踐。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將為南京大學與蘇州、常熟在傳統合作和深厚友誼的基礎上再添“名城名校”互動的新內涵與新紐帶,為“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南大平臺,注入南大智慧和南大力量。
李有平對常熟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的魄力表示肯定,對踐行雙鏈融合發展理念打造“聲谷”的戰略布局表示支持。他希望常熟依托“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打造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擴大開放創新,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主動適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領軍型企業,有力促進產業發展??萍疾繉⒊掷m關注并支持“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的建設與發展,推動探索出一條從科技強、人才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
趙建國指出,“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是常熟創新驅動轉型、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落地、戰略產業前瞻布局的一次生動實踐??萍紡d將全力支持“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納入全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布局,作為蘇南創新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支撐;支持其集聚戰略科技力量,突破重大核心技術,加快技術應用開發與成果落地轉化;支持其創建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周勤第說,常熟有著最適合創新創業的區位優勢、最適宜人居的山湖美景、最吸引人的教育資源、最舒心的營商服務。在“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常熟將打造由生態帶、聲創園、人文城、時光灣、聲都會五大功能區有機組成的聲學創新區。常熟正努力打造最完備的城市功能,未來,這里將處處令人感受到國際化的生活,盡顯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魅力。他希望國內外聲學及相關領域的專家、院士和產業大咖,選擇“聲谷”、投資“聲谷”、入駐“聲谷”,在常熟這片創業熱土上,共謀發展、共贏未來。
推介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推介片《創新引領聲定未來》。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聲學學會(蘇州)創新中心(籌)揭牌,常熟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聲學學會簽署了合作協議。推介會上還發布了聲學人才、產業扶持政策,舉行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聲學工程學科暨“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全球人才雙招雙聘發布儀式和常熟理工學院聲學技術現代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偼顿Y154億元的20個重點聲學項目集中簽約。
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張春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張淑儀,瑞聲科技創始人、南京大學校董會名譽董事長潘中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李斌,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等聲學專家及企業家作為嘉賓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為大會致辭。
“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有別于傳統的政產學研平臺合作模式,由地方政府、高校、行業協會、社會資本四方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共同發力。常熟經開區作為核心區,規劃建設聲學創新區、聲學應用人才培育區和聲學制造集聚區,以13平方千米的中國聲谷創新生態走廊為載體,以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平臺為支撐,以立訊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為帶動,以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本鏈“四鏈融合”為內核,以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愿景,全力培育聲學領域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未來,“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聲學產業的發展“引擎”,成為全球領先的聲學科技創新“尖點”和人才“高地”,成為“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新標桿。
市領導秦猛、沈曉東、張建強、薛嘯、王建國、潘浩、史紅亮、徐海東、趙紅、張月明、吳建偉、吳庚昌、陳國棟出席活動。